本文作者:無名漁夫
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

無名漁夫 2020-02-22 4463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摘要: 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,當一旦值錢,就會變的有錢,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作用。今天早起打開微信,在頭條寫作訓練營的社群中,看到了一個伙伴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:老師,我天天堅持.....
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,當一旦值錢,就會變的有錢,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作用。

今天早起打開微信,在頭條寫作訓練營的社群中,看到了一個伙伴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:

老師,我天天堅持寫作,但是一直沒有被官方推薦,而且在頭條自媒體的閱讀量非常的低?什么原因,我的個人賬號是不是有問題。

群體的伙伴看到了他的提問之后,看了他的文章,給出了回復是這樣:

你的文章首先從結構上沒有順序,其次是文章比較簡單,第三是文章觀點表述,首尾呼應不夠明確,最后,多半內容來自于重復。

我勸你先不要把”核心思想“放在文章的閱讀量和推薦上面,現在應該思考下,如何突出每篇文章的“價值”,如果沒有價值,可以說是“內容的搬運工”,毫無意義。

只有提高了“價值”,當中的觀點才能獲得用戶的認可,一旦用戶認可,官方推薦的幾率就會越來越大,相比之下,獲得“頭條”青云獎勵的機會就會越多。

作為一個社群中的旁觀者,他的一段話,給我了一個人生側面的“善意的提醒”。

我們每個人都想變的有錢,多數的人思考的是怎么掙錢,但是卻只有少數的人思考的是“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價值”,用價值來去換來金錢和成就。

01

奮斗的價值“有錢”“值錢”

智遠相信,絕大多數的人都一樣,在我們一生的奮斗中,要么是讓自己變的有錢,要么是讓自己變的值錢,變的有價值。

其實,事實上,金字塔定律當中,有些人一出生,嘴里就含著“金鑰匙”,比如那些富二代,甚至于星二代,或者是那些“暴發(fā)戶等,就像四大名著當中《紅樓夢》當中的書生,賈寶玉一樣。

在現在社會當中,有人說,我只要有了足夠的錢,一切都不是問題。

的確,有了錢,穿名牌,開豪車,住別墅,搞投資,樣樣都是一般人享受不起的,但是也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,那就是“你值不值錢的問題”。

為什么這么說?從社會的某種意義上來說,一個人值錢與否,跟一個人有沒有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。

有錢的人不一定就值錢,比如人們常說的,部分土豪,星二代,富二代,揮金如土,但是除了這些,幾乎什么都不會,而這樣的有錢人可以夸張地說,是分文不值的。

值錢與否是一個人價值的體現,換句話來講,一個人值不值錢,是用這個人的價值來做衡量標準的,大到一個人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和創(chuàng)造的財富大小,小到個人價值能否為企業(yè)創(chuàng)造利潤。

個人的價值和社會是不能同等的,但是個人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和創(chuàng)造的財務越大,相對來說,個人的價值就越大。

不得不說,生活在這樣一個快節(jié)奏發(fā)展的社會當中,金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發(fā)展。

沒錢萬萬不能,錢也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,但是一個人想要讓自己變的值錢,就需要思考自己的核心價值在哪里。

因為這將直接體現在自己金錢累計到一定程度,自己邁上某個臺階,甚至于對個人發(fā)展,社會做出的影響。
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 第1張

放羊娃的故事:

曾經有一個記者在陜北做采訪,問到一個放羊娃,你每天都干些什么?放羊娃說:“放羊”,記者又問,那你放羊又為了什么?放羊娃說:“掙錢”。

記者接著問,“掙錢之后呢”,放羊娃說:“買羊,娶媳婦,生娃,放羊”成為有錢人!

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?說明了一個人對人生的態(tài)度。我們追求是為了什么,顯然每個人看到的風景都是不一樣的,有的人為了成為有錢人,如果你問我,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?我肯定回答,“有”。

但是“意義的大小則是不同”,有的人是想成為“有錢人”,在不斷的做重復性的動作,拿時間去換錢,有的人想成為“有錢人”,思考的是“如何讓自己有價值”,運用復利思維,賺更多的錢。

兩者思考的方式不同,賺錢的速度也截然不同,其次則是“賺錢后帶來的價值也不同”。

因此,想要自己的人生變的有意義,就必要將“值錢”,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。

誠然,成為有錢人是大多數人的目標,但是成為了有錢人之后,還需要做什么?這個問題還很多眼里沒有結果。

就像上面我說的放羊娃一樣,最后放了一輩子羊,臨終才恍然大悟,又或者像那個放羊娃老了之后,父輩們一樣,自己掙完錢,然后生完娃,讓自己的兒子,女兒一輩子也放羊?
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 第2張

在現在的社會中,較多的父母以愛的名義,為子女鋪墊好了人生的一切,可謂是“用心良苦”,事實上,這樣的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,會養(yǎng)成子女好吃懶做的習慣。

同時也剝奪了奮斗和思想的空間,子女們認為不奮斗就很舒服,干嘛要做奮斗讓自己很累的事情呢?這樣,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的進步,最終會讓自己的思想落伍。

我們的人生中有幾個轉折點,智遠經歷過的:

其一:大學畢業(yè)之后,自己忙于找工作

其二是:找到了什么樣的工作,決定了職業(yè)規(guī)劃。

其三就是奮斗中的轉折點:

自己個人是否有價值,對于崗位的了解,業(yè)務的掌握等。

一段時間后,通過自己的努力,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優(yōu)秀管理者,同行會給你提供更高的發(fā)展空間,千方百計的邀請你,那么這個時候的自己就是值錢的。

相反,如果自己在工作中碌碌無為,始終得不到領導的賞識,自己也就不值錢了。

假如自己本身是有錢人家的孩子,在領導眼中,也是無用之才,因此,一個人不斷付出的過程,就是證明自己不斷值錢的過程。

在自己值錢的過程中,前期一定是自己跟隨別人,而值錢后,相反的是“別人跟隨自己”,這就是“價值轉化的過程”。

02

30歲之前的差距“在哪里”

經常聽到比自己年齡大的人說,人到30歲才發(fā)現這樣一個問題:

辛辛苦苦這么多年,可還是沒有房子,沒有車子,要么是有房有車每月指著可憐的工資活著,并且還要還貸款,很多人就會不禁的說:“我真的就值這些錢嗎?

到30歲的時候,這個問題之所以會時刻圍繞在很多人的心中,是因為在這一年齡段,人會面臨各種躲不掉的危機。

比如說學歷沒有競爭力,經驗日趨飽和,能力逐漸弱化,精神愈發(fā)的壓抑,健康的透支,家庭的壓力,談對象結婚生子的問題等等。

于是很多人就開始抱怨,將自己遇到的各種危機總結為自己沒有一個”好的家庭“,然而這些人沒有看到,很多富裕的人到30歲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,但是發(fā)出的感慨則是不同。

有一位文學家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:

“青年是一種正在不斷成長,不斷上升的力量,他們的使命,是根據歷史的邏輯來創(chuàng)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條件”。

所以,年輕人是歷史的推動者,年輕也是青年讓自己變得更值錢的資本,要想讓自己在30歲的時候更值錢,就務必要在年輕的時候不斷提高自己,為自己“增值”。
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 第3張

智遠大致盤點了一下30歲還沒有成就的人,還在基層奮斗的年輕人,他們基本都符合這幾個特征:

1.安于現狀,不愿意學習。

2.不好的行為習慣,抽煙,喝酒成癮。

3.日復一日的做著同樣的工作。

4.不敢挑戰(zhàn)困難的事情。

5.不愿意做出改變。

6.懶惰,松散,活在“還年輕”思維當中。

要想讓自己變的更值錢,智遠根據調研總結出來,自己則需要在30歲前,特別需要注意的六個方面的內容有:

第一:

首當其沖的當然是能力,能力是我們價值的根本,能力包含專業(yè)技能,包含管理知識的儲備等。

第二:

其次是工作的態(tài)度,它雖然在很多情況下與生活態(tài)度有著共同之處,但它更強調個人的工作風格要契合于所期望的公司文化,要具備開拓的視野。

第三:

誠信,任何人都不應該覺得“誠信”非常普通而沒有價值,通用電氣的老板曾經說過,誠信是我們最高的價值,它具備至高無上的重要性??梢哉f,確認誠信觀念,并履行誠信的原則,將會在30歲后給自己的社交圈加很多分。
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 第4張

第四:

學習能力,學習才能是一個人進步重要的組成部分,而在差距當中,“學習”并不是低質量盲目的學習,而是制定合理的計劃,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視野,提高認知水平的能力。

適當的花錢去報一些培訓班,加入一些社群等,在論壇露露臉等,都是讓自己成長,實現自己價值的方法,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影響力,一方面認識一些崗位工資外界的人士。

第五:

做出一些突出的事情,一定要在25-30歲的時候在自己專業(yè)的領域做出一些非常突出的事情,這件事情盡可能得到大家的公認。

這樣的話,自己的價值就會得到攀升,也許突破這件事情,在常人看來很普通,但是在專業(yè)領域里面有一定的影響,就已經足夠了。

第六:

在大企業(yè)鍍金,在小企業(yè)突破。那些在30歲之后所有成就的人,在30歲之前多數都在大企業(yè)鍍金。

對于自己的閱歷和經歷,一定要做詳細的職業(yè)規(guī)劃,自己必須有大企業(yè)的工作經歷,小企業(yè)的工作突破。也就是說,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故事,有履歷的人。

03

30歲前學會“攢錢”“管錢”

如果說攢錢有用嗎?每個人都會說:“有用”,30歲之前攢錢有利于自己在面臨各種危機的時候,能夠快速的周轉資金,比如跳槽兩個月而沒有找到下一家工作。

30歲之前的攢錢,是為了“給自己更好的投資”,投資用在個人成長上面,這樣,在30歲后才能讓錢生錢。

在智遠看來,從畢業(yè)之后到第一份工作,我們就要有“攢錢,理財的思維”,盡管當時可能賺的不是很多,但是也到懂得一份工作換來的心血如何合理的使用。

很多的年輕人認為,一個月才不到1萬元還怎么規(guī)劃,買個護膚品,和朋友聚個餐吃幾頓飯就沒有了,規(guī)劃啥,規(guī)劃沒什么用。

著名經濟學家認為:自己如何對待少量的積蓄可以看出未來一個人對于金錢的規(guī)劃。

所以,攢錢是在30歲后打基礎的重中之重,以攢錢為目的理財才是30歲之前最重要的開始,攢錢也是理財,也是投入的起點。俗話說:收入是河流,財富是水庫,花出去的錢是流出去的水。

自己的“水庫中”最開始的財,一定是通過積攢獲得,當然攢錢不是一味的節(jié)省各種開支,而是懂得什么該用,什么不該用。
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 第5張

關于30歲之前理財,智遠認為包含兩個方面,第一方面是攢錢,第二方面是生錢,但是在這兩個基礎的前提下,要做好“管錢”,才能抓住攢錢,生錢這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
關于工作后攢錢需要遵循的原則:

1.工作后理財要恪守量為出。關注支出才是理財最重要的因素,即使自己年輕的時候能賺很多錢,如果花錢無度,最終還是落得兩手空空。

2.不讓債務纏身。不投資消費很重要,信用卡,各種小額APP盡量少用,甚至不用,過度的負債會讓自己的財務狀況陷入惡化狀態(tài),甚至一直惡性循環(huán)。

如何才能讓自己在工作中攢住錢:

1.強制儲蓄。比如自己每個月領導工資后,必須拿出工資的10%-20%存到銀行里面。

2.計劃消費。自己盡量養(yǎng)成記賬的好習慣,經常檢查,看看自己的錢都花到哪里了,花的是否合理,購買的東西是否無用等。

3.延遲消費。不要買最新款的消費品,不要在沖動的時候去下單,一件商品買回來80%都是無用的。

所以在消費的時候,盡可能先把商品加入購物車,第二天冷靜之后在進行付款,這樣給自己思考的空間,讓自己思考有無投入的價值。

4.盡可能用一張卡付款。微信支付寶盡量綁定一張消費卡,千萬不要儲蓄卡和自己消費的卡混在一起,這樣每個月下來都不知道花了多少,刷卡是無感覺的消費,而無感覺的消費會讓自己花掉更多的錢。

5.不貸款買任何東西。如果沒必要,盡可能不做貸款,比如“手機分期”,“汽車分期”多數東西其實是沒有必要的。

車只是代步工具,如果在不富裕的情況下,買一個二手的即可,等到自己有價值了,在換好的,顯示出自己的身份。

攢錢是理財的起點,不能攢錢的人,就會無財可理,理財是從攢錢開始的,尤其是對于剛步入職場的人來說,非常的重要。
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 第6張

關于工作后錢生錢的一些思考:

智遠認為,如果把自己攢的錢一直存在銀行里面,就會面臨一個問題,從長期來看,銀行存款利率跑不過通貨膨脹,也就說自己的錢會貶值。

30歲之前如果把自己攢下來的錢都用于風險投資,那么結果有可能跑贏通貨膨脹,但也可能虧本。

我一般都會把“自己的錢”分為3個部分,第一個部分是急用的錢,第二部分是“養(yǎng)命的錢”,第三部分是“閑錢”。

這樣劃分,是按照投資的三個屬性劃分的,投資的三個屬性是:“流動性,安全性和收益性“。

應急錢相對是流動的,養(yǎng)命錢相對的是安全性的,而閑錢基本是收益類型的,比如每年我都會報各種培訓班,社群,來提高自己的“認知”和專業(yè)性,都是從這部分中拿出來的。

總之,在智遠觀察認為,那些30歲之后能夠非常厲害的人,他們在理財方面都掌握了專業(yè)的知識經驗。

04

30歲前積累經驗,提煉“規(guī)律”

相信很多年輕的伙伴都有遇到過這樣的經歷,找工作面試的時候,HR通常的第一句話就是:“你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嗎?經驗可以增加求職者的心理籌碼,也是用人單位考察人能力的標準。

可以說,經驗意味著價值,有經驗的人往往比沒有經驗的人更值錢,在30歲之前,盡可能讓自己積累較多的經驗和掌握更多規(guī)律。

當然,經歷不等于經驗,在前面的文章中,我有說過,
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 第7張

為什么你們可以輕松的過去:

有一個博士進入一家研究所工作,他立即成為研究所里做高學歷的那個人。一個早上,他背著魚竿和漁網到研究所后面的小池塘里面釣魚。

他選的釣魚地方正好在副所長之間,相互微微點頭打招呼后,他就靜靜的看著前面的水面,他想,我是博士,跟兩個本科生,沒什么好聊的。

不一會兒,他看到左邊的正所長輕輕地放下手中的釣竿,站起來伸了伸懶腰后,突然像蜻蜓點水一般的越過了水面,進入到了對面的洗手間。

博士看的目瞪口呆,他扶了下自己的眼睛,確認所長已經不再自己左邊的釣魚臺,他決定在仔細的看一遍,一會兒,正所長出現在了對岸,他又是一陣風般的從對岸越到了釣臺這邊。

又過了半個小時,身邊的另一個人也站了起來,走到剛剛所長越過池塘的那個點,也蹭蹭的越過了池塘。

博士更加焦慮了,為什么他們有這種本事,自己卻沒有,他苦惱的看著所長回來以后,自己也打算去一趟洗手間。

博士約摸走到剛才所長“飛”過池塘的那個地方,又看看狹長的池塘,在看看兩個人都在釣著魚,思前想后一陣之后,他便縱身往水里跨去了,他想:博士是不會輸給本科生的。

誰知道,一陣撲通聲從魚塘里面?zhèn)髁顺鰜?嚇壞了身邊的兩個人,博士游到岸邊,尷尬的看著兩個所長,問到: 你們怎么過去的呢?   

與其有錢,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 第8張

兩位所長笑了笑說,“這個池塘里面有兩排木樁子,是專門為了方便去對面的廁所釘的,只是因為前兩天下暴雨,池塘里面漲了些水,所以才隱藏在水面下。

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確切位置,所以輕松地踩著木樁去到了對岸,如果你之前問一下,就不會掉進去了。

這個故事反映出管理人員嚴重的高學歷與多經驗著之間的價值差別,兩個所長是本科生,但是他們在研究所時間長,有相當豐富的經驗,所以成為所長,領導博士生這個新人。

同樣的道理,他們之前有經驗,所以可以精確地踩在木樁之上,而博士生不具備這種經驗,只能踩在池塘里。

其實,將經驗視作考察人價值的重要指標是很正確的,它往往會在不經意之間發(fā)生其獨特的作用。

經驗是人生的財富,它是通過個人對眾多經歷的感悟所得,體現著個人對事物一定運行規(guī)律的把握能力。正是這種把握規(guī)律的能力,才能讓一個人顯得更加的有價值。

經驗不等同于經歷,并不是經歷越多,一個人就越“值錢”,倚重經驗,并不是看重過往經歷過的各種事情,而是對未來類似問題的把握能力。

事實上,有經驗的人更值錢,往往體現在他能預先設計好更加合理高效的工作方式,能夠應對執(zhí)行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變化,以及能比他人更靈敏地捕捉到新的規(guī)律。

亞里士多德說過這樣的一句話:“駱駝之所以會珍惜點滴的水,是因為它有在干枯沙漠行走的經驗。“只有穿行沙漠的人才知道,駱駝對他們的價值有多大。

一個人如果能從經驗中提煉出來有價值的規(guī)律,并運用規(guī)律,那么他的價值將會受到更多人的矚目,這也是30歲之前需要培養(yǎng)的能力。

寫在最后:

30歲之前,唯有學習,才能讓自己不斷的值錢,變得有價值。

《舍得》中一句話:一個人在沒錢的時候,把勤奮舍得出去,錢就來了,當有錢的時候,把錢舍得出去,人就來了,當有人的時候,把愛舍棄出去,事業(yè)也就來了,人都是在不斷提升中變得有價值的。

我是無名漁夫(微信/QQ:181628402)無名漁夫網站創(chuàng)始人,全職網賺創(chuàng)業(yè)11年,知名實戰(zhàn)派互聯(lián)網項目培訓者,為草根提供網上賺錢項目交流技術方法及最新互聯(lián)網項目分享!感謝您一直以來對軒鼎創(chuàng)業(yè)的大力支持!更多干貨可訪問創(chuàng)業(yè)課堂https://www.chuangyeketang.com
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

作者:無名漁夫本文地址:http://m.e9j1hc.cn/blog/5949.html發(fā)布于 2020-02-22
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無名漁夫

贊(12)
閱讀
分享